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钟煜豪
近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公布的“95后”研究员赵子健简历称其拥有“四博士两博后”以及22项社会兼职,受到舆论关注。“95后”赵子健拥有“四博士两博后”以及22项社会兼职的消息发酵一天后,10月10日晚10时许,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发布说明称,决定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对其学历学位开展核查。
10月10日下午,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还公布了一则通知,解聘了10天前聘任的另一名助理研究员郭春风。按照此前该院发布的聘任通知,郭春风职务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教委员会委员”。
微信公众号“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卷入舆论争议的“95后”研究员赵子健和郭春风在同批聘任名单之列,聘任通知中显示赵子健头衔为“韩国延世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副教授”。
记者查阅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发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招募兼职研究人员公告”发现,该院兼职研究人员采取特别邀请、个人申请、同行专家推荐三种方式加入。
10月11日,郭春风告诉澎湃新闻,之前他其实并不了解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也不清楚该院的兼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自荐申请,是看到中介发布在小红书上的广告才动了心。
“我是搞美术创作的,想着多个研究员头衔对以后晋升会有帮助,这也怪我自己投机取巧。”郭春风表示,当时中介给他推荐了多家机构,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后,最终决定给他推荐申请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
郭春风告诉记者,他在8月30日给该中介微信转账了400块钱。付款之后,他收到了该中介发来的申请材料明细和申请的邮箱地址。
转账记录截图 受访者供图
在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后,9月28日郭春风收到了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邮件。
根据郭春风提供的邮件截图,邮件显示:我院正在组织专家对研究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评定。根据您提交申请书、业绩材料及佐证材料(无职称、课题、论文),结合本院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未达到本院副研究员的聘任标准。您是否可以先聘任为助理研究员?(注:助理研究员业绩成果达到副研究员的聘任标准后,经个人申请及研究院审核,可以晋升为副研究员)请来函告知。
郭春风回复邮件表示接受后,他按照研究院要求缴纳了300元的注册费、科研建档费。10月1日研究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包括他在内的兼职人员聘任通知。
郭春风收到研究院发来的邮件截图
郭春风强调,加入研究院后,他翻阅了研究院陆续发布的其他研究人员的简历,这让他对研究院的权威性产生了质疑。
“就比如那个赵子健的简历,怎么那么年轻就拥有多个硕博学历呢?我身边也有读博的朋友,他们都说现在博士很难毕业。”郭春风表示,赵子健“夸张”的简历被网友热议后,有人也去研究院的公众号上找到了他的简历,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进行调侃。
“因为简历是有我个人照片的,这给我也带来了困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我在10月9日晚给研究院发去邮件要求主动退出研究院,并要求立即删除他们已发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我的简历。”郭春风表示。
郭春风透露,研究院一开始没有立即答应,直到他说要去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研究院才于10月10日下午在公众号上发布了解聘通知,并删除了其个人简历,他也很快被移出研究院研究人员的工作微信群。
对于郭春风找中介花钱评上助理研究员一事,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殷福军回应澎湃新闻,研究院绝对没有和中介机构有过合作,对于中介收费代办研究员一事他此前并不知情。
“我查了郭春风的申请邮件和300元注册建档费的转账记录,都是他本人的邮箱和银行卡,我们也都是和他本人直接对接的,应该是中介利用信息差从中赚钱牟利。”殷福军表示。
殷福军指出,郭春风是通过本人邮箱发送研究人员申请材料的
殷福军告诉记者,郭春风主要还是从事绘画创作,缺乏过硬的论文和科研项目。因此研究院是本着对青年艺术家扶持的态度,破格聘任他为助理研究员的。
殷福军还对澎湃新闻透露,10日晚研究院已经连夜对赵子健的情况展开了调查,目前调查已经初步完成。赵子健本人对调查是积极配合的,提供了相关学历和社会兼职的证明,调查结果也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这件事对我们研究院的发展肯定是有不小影响的,提醒我们在日后研究人员的招募过程中,审核要更加全面、严谨。”殷福军表示。
截至记者发稿,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尚未删除赵子健的相关简历。
聘任赵子健的研究院
是个啥机构?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和执法监督局今年4月公布的资料,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是一家自治区本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指的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如民办幼儿园、民办门诊部、民办体育俱乐部、民办艺术研究院 (所)等均在此列。
“我院自成立以来,紧密团结联系民族文化艺术领域广大专家学者,深深植根于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理论普及、实践探索和自身建设,为促进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引领和智力支持。”2023年10月,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方面在招募兼职研究人员的材料中宣称。
这份招募材料介绍,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99人,其中顾问2人,首席专家5人,特聘研究员6人,研究员55人,副研究员19人,助理研究员12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28人,在读博士10人。
当时,该院对研究员聘任要求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二):1、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不含在读博士);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篇以上且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上;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4、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以上;5、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各级政府委托的文化艺术决策、咨询、管理报告及发展规划者(国家级1项或省部级2项或市厅级3项以上)。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研究人员采取特别邀请、个人申请、同行专家推荐三种方式加入。院方介绍,研究人员聘期为三年,在聘期内,研究人员须缴纳注册费、科研建档费100元/年。
“待遇”方面,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提供有:颁发聘书;为每位研究人员建立科研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该院平台、网站发布研究人员科研动态;推荐申报国家及自治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文化艺术创作及人才工程扶持、各级各类奖项;推荐加入全国、自治区各类社会组织会员;推荐申报自治区非公领域专技人才职称评审等。
另外,视项目获批、参与情况,研究人员可获取相应劳务报酬。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以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逐步扩张。也是在这一年,研究院的业务范围由“开展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与学术研讨,组织学术讲座与作品展览、交流、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变更为“开展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交流咨询活动;文化艺术产品研发;成果展示与转化;承接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相关服务”。
2022年2月,王鹏瑞等41人被聘请为该院首批科研人员;2023年3月,马健等9人成为该院2023年第一批受聘科研人员;2024年9月5日,刘筠梅等7人被聘任为该院研究人员;2024年9月18日,贾舒等13人被聘为该院研究人员;2024年10月1日,李崇辉等30人受聘该院研究人员。
据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10月11日官网资料,该院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17人,其中首席专家11人,首席顾问4人、顾问2人,特聘研究员5人,研究员86人,副研究员63人,助理研究员49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85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60人,在读博士35人。院方介绍,2022年以来,该院受自治区社科联、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机构委托、资助先后举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学术研讨会、“两个打造”视域下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动画史年会暨首届民国动画学术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在学界业界产生一定影响。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网站还开辟了“成果快报”栏目,播发该院研究人员参与研讨会、著作出版、发表论文等消息。
本期编辑 邢潭